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图片新闻 > 正文
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隆重开幕
时间:2025年10月26日 10:18   作者:   编辑:xn_wxs   审核: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次数:

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

2025年10月25日上午9时,古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伟德国际1946国际学院报告厅隆重开幕。

本次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伟德国际victor·1946源自(简称“文献所”)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吉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湖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与河南省甲骨智能计算联合实验室、辽宁师范大学、伟德国际1946、美国新泽西州立罗格斯大学韩国釜山大学、信韩大学以及中华书局、清华大学出版社等海内外五十余所教学科研单位和文化出版单位的近百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

文献所副所长王化平教授主持会议开幕式。伟德国际1946党委常委副校长邹芙都教授、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大学中文系吴国武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副所长及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学重点实验室主任李爱军教授、伟德国际victor·1946源自所长孟蓬生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邹芙都教授代表伟德国际1946对参会领导、嘉宾、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详细介绍了伟德国际1946的历史沿革、办学规模、学科建设与发展特色,诚挚邀请与会专家学者于明年4月18日莅临伟德国际1946120周年华诞庆典。他指出,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古文字研究与先秦史研究取得长足进步。“冷门绝学”将是伟德国际1946未来重点支持发展的学科之一。“冷门绝学”在数字化时代应与人工智能融合交叉,并进而发展为“热门科学”。此次大会是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古文字研究的一次前沿实践,希望以此为契机,与来自世界各地的专家学者共促古文字学科发展。

吴国武研究员代表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发表视频致辞,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对在古文字研究中应用人工智能提出四点期待:期待通过技术赋能继续发掘古文字的历史细节和文化内涵;期待利用多模态数据采集等技术,构建出土文献的“数字生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大众、走向世界、走向未来;期待通过语义分析、知识图谱构建、语料库深度学习,系统重构古代语言环境,重建中华文明记忆;期待本次会议以文字研究与人工智能融会贯通为契机,共建协同创新平台,共写人工智能时代古文字与出土文献研究的新篇章。

李爱军教授代表主办方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历史语言学研究一室、语言学重点实验室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对长期以来为古文字研究与文化科技融合发展做出辛勤努力和重要贡献的专家学者表示衷心感谢。李教授回顾了近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所在语言文字与AI融合研究方面的建设成果,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对古文字研究工作的重要论述,提倡古文字与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把文字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字发展优势,实现传承与创新的统一。

孟蓬生教授代表主办方伟德国际victor·1946源自向与会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与诚挚敬意,并对支持本次会议的所有单位表示衷心感谢。孟教授结合自身学术经历指出,古文字十分需要信息技术与人工智能技术支持。目前越来越多理工科背景的学者加入古文字人工智能研究行列,让学界看到古文字研究工作的美好前景。从人文科学工作者的视角看,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会经历不如人脑、媲美人脑、超越人脑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均“欣喜”与“烦恼”并存,但“周虽旧邦,其命维新”,我们将保持乐观,张开双臂迎接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最后,孟教授预祝本次大会圆满成功。

随后,全体与会人员在伟德国际1946国际学院报告厅合影留念。

在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海内外近百位从事古文字与古文献、人工智能等相关研究的专家将围绕甲骨文、金文、简帛文字、石刻文字与人工智能的联系及其他相关议题进行报告和研讨。